不得不说有皮肤,脱皮的现象是常见的,如手部脱皮、脚部脚底脱皮。皮肤脱皮可能出现在不同的部位,脱皮的原因当然不应该只是人们认为的缺乏维生素,而多吃水果蔬菜即可。虽然脚底脱皮看起来是简单,但其实人们把皮肤为什么会脱皮的其他原因忽视了。所以除了缺乏维生素,脚底脱皮还可以是其他因素导致吗?
发现脚底脱皮大多数人可能会先怀疑自己得香港脚了。确实,台湾地处亚热带,天气炎热潮湿,香港脚可说是很常见的国民病之一。平均每10人就有1人曾有过香港脚。但不是脚底脱皮就一定是香港脚,除了脱皮外,是否伴随搔痒感也是重要的诊断依据。以下针对脚底脱皮及其合并症状介绍病因。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如果发现自己脚底脱皮但不会痒,那是香港脚的机率很低,更有可能是脱屑性角层分离。此症目前确切成因不明,可能与压力有关。此外脚汗多的人也有较高的罹病风险。当生活中的压力逐渐变大时病人会发现皮肤出现没有组织液的小肿胀,肿胀破掉后会出现圆形的脱皮。通常不要去摸脱皮的地方大多不会有痛痒感。
如果脚底脱皮伴随搔痒或疼痛甚至水泡的症状,就属于皮肤病的范畴了,可能的疾病包括香港脚、汗疱疹和干癣。
香港脚: 医学上称为足癣,是因为感染霉菌而引起的皮肤病。症状包括趾缝脱皮、搔痒、趾缝起水泡和脚趾甲变粗变厚。
汗疱疹: 汗疱疹多发于手掌和脚掌,主要由过敏性体质引起,此外压力、环境湿度也是重要的诱发因子。足部症状包括脚掌长出小水泡,并有搔痒感,水泡破裂后搔痒感和疼痛感加剧。
干癣: 干癣又叫银屑病,是一种自体免疫皮肤病。病人的皮肤会出现粗糙且边界分明的红色斑块,且覆有白色鳞屑,刮除鳞屑时可能出现点状出血。
脚底脱皮需要对症下药,除了干癣外大多不难治疗,以下介绍各种脚底脱皮疾病的治疗方式。
脱屑性角层分离: 症状不明显的情况下大多不用治疗,只要平时做好保湿、避免压力、少接触水和清洁剂就会痊愈。如果有明显搔痒,皮肤科医师会开立外用药膏来减轻症状。
香港脚: 香港脚又可分成厚皮型、趾间型和水泡型,使用的药物也不同。最难治疗当属厚皮型,需要先用水杨酸软化角质再搭配抗霉菌药物。趾间型和水泡型也要使用抗霉菌药物,通常只要涂抹一个月就能改善。
汗疱疹: 汗疱疹治疗方式包括类固醇外用药膏、口服抗组织胺和口服类固醇。如果症状严重可用紫外线光治疗。
干癣: 若干癣侵犯范围不大时可用外用药治疗,范围大时则追加紫外线光照射、全身性口服和注射药物等。症状严重的人可用口服药和生物制剂。
皮肤脱皮也可能是营养缺乏的征兆,尤其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C和维生素E都可能让皮肤干燥进而脱皮。这些营养素都能透过生活中常见的食物来补充,包括:
维生素A: 维生素A有保护皮肤的功效,常见的食材包括起司、鸡蛋、高油脂鱼类、牛奶优格和动物内脏等。
维生素C: 含有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很多,包括芭乐、木瓜、西瓜、凤梨、青椒、菠菜和花椰菜等。
维生素E: 维生素C和E一同摄取时抗氧化效果更好,含维生素E的食物包括豆类、胚芽、坚果、南瓜、青花鱼和沙丁鱼等。
皮肤干燥的时候就会想擦点凡士林,那如果脚底干裂脱皮的话可以擦吗?当然可以,尤其在冬天气温低且干燥时用凡士林敷脚有助于防止脚底皮肤干裂。
但如果是香港脚造成的脚底脱皮绝对不要擦凡士林,因为厚敷凡士林不能杀死霉菌外可能还会提供霉菌生长的环境,加剧香港脚的症状。
其他疾病像是汗疱疹和干癣就能用凡士林,但使用时机很重要,可以在洗完澡后身体微湿的状态下使用凡士林,以达到锁住水份保湿的功效。
除了凡士林外,平常洗完澡后可以用磨砂膏或电动磨皮器轻轻的去除角质,去完角质后再上点乳液就能保湿。至于市售的足膜其实只有短暂保湿的效果,水润的感觉维持不了太久。皮肤科医师大多建议足部保养不需大费周章,只要适度去角质做好基本保湿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