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法制网讯(□王中正 通讯员李科 华裕鑫)“今天我们研究一下本周法庭、司法、公安和信访部门提交到综治中心的矛盾纠纷,各单位就案件发表法律意见。”在湖北省武穴市石佛寺镇综治中心调解室中,该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张国龙正在组织“两所一庭一中心”负责人,对需要镇级统筹解决的信访案件、诉前调解案件、非警务矛盾纠纷和法律援助案件进行一一研判。
近年来,石佛寺镇针对辖区内的合同纠纷、债务纠纷、土地纠纷等突出问题,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共同缔造理念,探索“访调、诉调、警调、民调”四调对接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模式,努力构建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格局,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工作目标。2022年,石佛寺镇被评为平安湖北建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访调:用调解的方式做好送上门的群众工作
2022年4月,陈某在石佛寺镇某工地做工时,不慎被高压电击伤,因工地没有聘请法律顾问,不知道赔多少钱,陈某多次电话要求赔偿都被拒绝。陈某家在黄石,打官司费时费力还影响工作。为此,陈某委托家人从黄石赶到石佛寺镇信访办反映问题,得知此事后,石佛寺镇“四调对接委员会”迅速组织召开协调会,由派出所讲清利害关系,由司法所确定赔偿金额,由镇村干部做双方工作,由法庭出具司法确认书,经过5个小时的协调,事件双方达成一致赔偿协议,并签订调解协议书。
“没想到石佛寺镇这么快就解决了我们的问题,我们是外地的,来这里一趟不容易,要是走司法程序,不知道还要来回跑多少趟,感谢石佛寺镇党委政府。”在拿到赔偿金后陈某感激地对石佛寺镇信访负责人道谢。
“信访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针对到镇、网上和上级交办的信访案件,要梳理汇总,对能够调解解决的,要对接综治中心迅速组织化解,绝不能拖着不解决,更不能往外推。”石佛寺镇镇长汪青青在信访接访室开门接访时对负责信访的工作人员说道。
今年上半年,针对上级交办的18件信访积案,石佛寺镇信访办及时梳理提交到“四调对接委员会”逐一研判,发挥司法、法庭、公安等部门的专业法律知识,依法依规研究化解措施,用心用情纾解群众郁结。截至目前,石佛寺镇通过“访调对接”解决各类信访矛盾12起,化解信访积案18件。
“通过访调对接,推进了信访工作法治化,化解措施更具有针对性。依法及时地解决了群众合理诉求,实现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避免了小问题拖成大问题,一般性问题演变成信访突出问题。”分管信访工作的张国龙书记对记者说。
诉调:形成“诉前调解在先、法庭诉讼在后”多元解纷格局
2022年3月,新到任两个月的大金法庭庭长胡志勇带着一摞材料走到石佛镇综治中心参加诉前调解研判。
“我们法庭只有两名员额法官,负责大金镇、石佛寺镇两个乡镇的诉讼业务,平均一年下来两名法官要办理400多件案件,相当于每两天至少办理一件案件。”
“现在立审执一体化改革后,我们不但负责立案、审判、还要承担执行的任务,很多案件就是因为执行不能引发涉法涉诉信访。”胡志勇坦言基层法院立审执一体化改革后,法官承担的工作任务量更多、办案压力更大了。
“要知道能通过协调解决,我就不去起诉了。”近期,法庭接到一起涉及2018年村级债务纠纷的案件,石佛寺某两个村2018年在某家具公司购买办公用具,还有部分资金一直未支付。因前期村干部离任,现任村干部不清楚当时订立合同的具体情况,不同意支付货款。
了解到案件存在执行风险,法庭及时将案件报石佛寺镇“四调对接委员会”,希望通过诉前调解解决双方矛盾纠纷。经过石佛寺镇政法办、法庭、派出所、司法所的协调后,事件双方一致同意分期还清,并签订调解协议和进行司法确认。
通过联合镇“四调对接委员会”开展诉前调解,大金法庭尝到了诉前调解的甜头。今年以来,通过诉前调解化解了矛盾纠纷12起,实现了社会效果、法律效果和政治效果相统一。
为了引导更多的当事人优先选择人民调解和非诉讼方式解决矛盾纠纷,大金法庭建立主动告知和案件多向推送机制。到法庭起诉已经受理还未立案的案件,只要双方同意依法调解,都可以通过“四调对接委员会”进行调解,此举极大缩短了解纷时间,给当事人带来了便利。
警调:推进案结事了,用最低的成本帮助群众解决最实际的困难
“董警官,隔壁村的张某把我家的门给砸了。”许某某怒气冲冲地在报警电话里说道。接到报案后,派出所第一时间派人赶到现场,事情起因由于两家的农田是挨在一起的,许某私自占用了一小块张某的土地,两家自行多次协商未果,张某一气之下就把许某的门砸了,两边各执一词,各有不是。
“这两户涉及两个村,但是在同一个片区。以前这两个村互不相让,没有人能够说得上话。现在我们在片区设立了‘四调对接调解室’,把片区的国家干部、民警、法庭干警、法律顾问组织起来参加调解工作,双方的疙瘩立马迎刃而解。”负责片区的民警及时将此事报给了“四调对接委员会”,委员会将此事下派给片区,由负责该片区的镇党委干部组织派出所民警、法庭干警、法律顾问、双方村支书做当事人工作,最后双方达成一致协议,握手言和。
“小董是负责宋巷片区的民警。我们派出所正式干警只有12名,日常工作包罗万象,像治安巡逻、交通劝导、案件办理、护校安园、矛盾调解、找堵防等系列工作都要我们处理,全镇有30多个村,按照一村一名正式干警根本就实现不了。”石佛寺派出所所长吕凯说到以前的工作面露难色。
为了解决警少事多的难题,石佛寺镇整合资源,以片区来管辖社会治安问题,聘请片区的治保主任担任一村一辅警,由片警来指导村警开展日常治安巡逻、交通劝导等警务工作。同时,石佛寺镇政府建立党委干部挂点片区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机制,每周负责片区的镇干部、法院干警和片区管辖的村组织研判跨村或村级提交到片区的矛盾纠纷。整合了人力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化解了片区的矛盾。
人民调解:实现矛盾纠纷从“解决得了”向“解决得好”转变
“我家门口一到下雨天就积水严重,想从老朱家旁边挖一条出水渠,但他不让。”一大早,石佛寺镇朱河村村支书耳边就回旋着李某的声音。“你先不要激动,我知道老朱听得进去张老的话,等下我约一下张老一起到老朱家去一趟,做做他的工作。”书记口中的张老是村里退休的老书记张法康,在群众的口碑中极好,很多群众工作在他的调解下立马迎刃而解。
“远亲不如近邻,你们双方各让一步。老朱你让李某做一个可以排水的水渠,你家地里的灌溉水渠我们帮你挖。”张老知道最近干旱,老朱家的水渠迟迟未疏通,张老通过满足需求及时将矛盾化解在萌芽。
“群众性、自治性和民间性是人民调解的本质特征,有时候我们说的法言法语,抵不上这些老干部、老党员的一句暖心的话。”石佛寺镇司法所所长黄玉华在调解一起因农村自建房导致死亡的矛盾纠纷邀请了当地的老党员参加调解,不到3个小时案件在老党员的劝说下顺利化解。
为确保矛盾纠纷从“解决得了”向“解决得好”转变,石佛寺镇深化共同缔造理念,聘请“两代表一委员”,农村五老人员参与人民调解。截至目前,该镇聘请兼职人民调解员有35人,调解员大多数是综治骨干、法律服务人员、辅警、村干部以及“五老党员”、乡贤等为主的兼职调解员,占比90%以上。他们公道正派、热心人民调解工作,具有一定专业知识或工作经验。
为了充分用好这些调解资源,提高调解工作的针对性和精细化水平,石佛寺镇创建“6211工作法”,压实矛盾纠纷化解主体责任。根据全镇各村(社区)辖区面积、人口数量、治安形式等实际情况将全镇矛盾纠纷分四级调解体系,即市—镇—片—村(组)。具体调解比例为村级处理矛盾纠纷案件60%、片区级处理矛盾纠纷案件20%、镇级处理矛盾纠纷案件10%、提交市级统筹协调矛盾纠纷案件10%。
“对于已经协调好的案件,我们还建立了跟踪督办和复盘总结机制。如上次法庭调解的债务纠纷,虽然运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调解成功了,为确保调解实效,专门安排综治中心干部定期回访是否履行到位。还有上次司法所调解的农村自建房人身损害纠纷,我们对此类案件进行复盘总结,通过司法建议提出了购买人身伤害险规避了同类案件的矛盾风险。”石佛寺综治中心负责调解工作的唐开明告诉记者。
为保障“四调对接”工作不落空,石佛寺镇建立考核督办奖惩机制。由综治中心联合组织办每月将片区调解和村级调解纳入公务员考核范围。同时,对法庭人少案多,专门选派两名工作人员至法庭,协助法庭开展日常工作。对派出所、司法所“四调对接”工作落实到位的,年终给予资金奖励。对无访村、无诉村、无刑事治安案件村一次性奖励资金1万元。
标签: